查看原文
其他

值得收藏!护理居家老人的经验,他们倾囊相授

关注健康的 广东卫生在线
2024-11-22


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到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400万,预计2035年社会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已摆在眼前,长者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也成为很多家庭的“头等大事”。


第二期《岭南名护大讲堂》关注居家养老的一大痛点,围绕“防范老年健康三大风险,守护居家养老安全线”开展护理科普直播。主讲专家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专科护士沈曼璇、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专职专科护士黄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科护士长饶红英。

活动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吴佳仪主持。直播间的后台也安排了护理工作者同步线上答疑,广州南方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院长方海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科护士长陈妙虹担任本场专家顾问。


居家老人所需的健康护理有很多,按护理人员多年的经验,跌倒、误吸和肌少症是长者居家养老的重要风险。日常只要做好这三方面的细节照护,老人跑医院几率可大降一半,晚年的生活质量也会更高更舒适。



跌倒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逐渐减弱,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场所如台阶、刚拖过的地板、湿漉漉的浴室、昏暗或杂乱的室内等,都会是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地方。老人怕摔,一旦发生,容易伤残甚至死亡。


01.

老人坚持规律运动能防跌倒

沈曼璇表示,除了环境因素,老人患有一些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听力和视力下降等,也会增加跌倒风险。另外,病人服用一些药物导致血压低也会容易发生跌倒。


她建议,老年人坚持做有规律的全身运动可防跌倒,如散步、打太极、打八段锦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

“老人家更不要因为摔过而害怕运动,越不动就越易摔,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沈曼璇提醒。


02.

居所适老化改造降低跌倒风险

同时,她还认为,可以对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做筛查评估加以留意防范,如步态平衡能力测试,居家环境评估等,并对居所进行部分适老化改造。

她建议,做好以下细节,可降低老人在家跌倒风险:


► 裤脚不能太长,刚到脚踝处即可;平衡能力不好,要选择适合的辅助工具,如拐杖;选择合脚的防滑鞋,鞋柜旁安排座椅;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安装小夜灯;

居所减少障碍物,浴室尽量装冲凉椅,建议坐着穿脱衣物,避免铺小块的防滑垫;

台阶、洗手间等场所安装扶手;

老人常用物品按习惯放触手可及位置;

选适合老人高度的床椅家具,座椅带扶手;

尖锐的硬物角落要安装防撞条。
老人真的发生跌倒了怎么办?沈曼璇支招,首先家属不能过于慌张,避免引起老人高度紧张。然后轻轻拍老人肩膀,喊他的名字,判断他的意识。存在受重伤,则应及时拨打120。

她提醒,暂无明显意外伤也需密切关注老人状态,如有条件帮他们量个血压,测一下血氧饱和度,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误吸
误吸是老年人面临的又一隐匿杀手。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误吸发生率达55%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概率也越大。其中,隐性误吸最难发现,等老人有表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有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严重并发症。


“可能大家想不到,简单的一块肉,一个很普通的吞咽动作都可能会呛到老人家,导致他进入ICU 治疗。治疗好转出院后,又因为反复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再次入院。”黄巧讲述工作中遇到的一案例,“正常人吃东西偶尔也会呛到,但有些老人咳嗽反射比较弱,咳不出来。”


01.

基础疾病也会增加误吸风险

照护者可以观察老人家餐中/餐后是否有气喘、呼吸困难、声音沙哑、痰量增多、用餐时间明显延长等,应怀疑存在误吸。


她提醒,有脑卒中、帕金森、肺癌、喉癌、鼻咽癌、胃反流病史的老人,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误吸风险也比较大,可以通过问卷进行评估,3分以上就要去就诊。怀疑有误吸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康复科就诊排查。


饶红英也提醒,咀嚼能力和吞咽功能较弱的老人,建议进行一些吞咽的康复训练。另外,预防老人发生误吸,照护者在备餐和用餐方式也要多加以注意。


02.

食物备制和喂养需下功夫

  • 食物备制:仍有部分咀嚼和吞咽功能的老人家,蔬菜、肉都要切碎,米饭要软烂一些或用破壁机打碎;蛋糕需用水泡软。咀嚼和吞咽功能较差者,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不同性状的食物,如稀流质、糊状食物等,稠糊状食物要注意密度均匀、黏度和硬度适合,避免吞咽过程中容易有食物残留。必要时可使用增稠剂调节食物性状。


  • 用餐方式:失能老人务必要在清醒状态下,尽量保持坐位、头稍前倾进食,避免平躺和头往后仰以致气道打开造成误吸。难以端坐的老人用餐至少要把床头摇高到30度以上,保持头稍前倾或侧卧位喂食。


  • 餐具选用:根据老年人手部的功能和吞咽功能选择餐具,如防呛防漏双把手水杯、斜口杯、粗柄勺子、防洒出碗/碟、防滑垫等。


  • 安全服药:不影响药物功效作用下,把药物磨碎混在食物或融化后用增稠剂调节至一定稠度服用。缓释剂药物则需要找医生或者药师更换其他形态药物。


  • 胃管喂养注意:记录胃管外露刻度,喂食前检查胃管有无脱出,打餐一般每次200-300毫升,打餐速度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并控制好食物温度和黏稠度,胃管老人注意一天两次口腔卫生。同步观察老人是否有恶心呕吐症状。


“万一老人不小噎着要这样应急处理。”黄巧支招,如果老人咳不出来,出现卡脖子窒息的情况,要马上用海姆立克法急救,同时呼救别人拨打120。



肌少症
肌少症在老龄群体中很常见,6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达24%,8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高达67%。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才正式把肌少症定义为一种疾病。


01.

改变观念:存钱不如存肌肉

饶红英表示,很多老人家都觉得“千金难买老来瘦”,刻意清淡饮食,控制自己体重,其实“存钱不如存肌肉”。肌少症的危害不容忽视,出现的人双腿会无力,易发生跌倒,并由此带来骨折等。


她介绍,肌少症的发生与年龄相关,老人家器官功能慢慢退化,激素水平下降,肌肉也会流失。另外,患有营养不良、糖尿病、慢阻肺和恶性肿瘤等也会加大肌少症的发生概率。


判断老人是否得了肌少症,可以关注以下方面:


是否感觉体力下降

脚没力气,走路减速

无故意减肥但体重下降

容易发生跌倒

站起来等活动困难费力
“还有一个简单的测量方法,用自己食指和拇指成环,测自己小腿最粗的位置,如刚好或偏小就要警惕了,可能就是肌少症了。围尺测量男性小腿围少于 34 公分,女性少于33公分也可初步判断得了肌少症。”饶红英补充,也可以到医院老年科和营养科进行专业筛查。 


01.

目前最佳方案:“营养+运动”干预

肌少症目前无特效药,但有营养、运动等干预方案。


沈曼璇介绍,活动能力没问题的老人可以散步、广场舞、打太极和八段锦等。腿脚不利索的老人可以进行坐式八段锦和做抬腿运动,躺床上的老人也可以做主动翻身训练、抬腿和踩单车运动等。“这些简单的运动可以改善下肢力量,更有利于老人站立。”


黄巧则提醒:“运动要做到位才有效果,如下肢抬腿训练建议抬高后维持5秒再放下。什么运动都建议要有看护者在旁,并根据老人的耐受程度决定运动量和运动时长。”


饮食方面,沈曼璇强调,医生开的营养配方一定要遵医嘱吃,不能省着吃或拒绝吃。


饶红英表示,老人家要重视牛奶、鸡蛋、瘦肉动物蛋白的摄入,要超过蛋白摄入结构的50%以上。长期吃素的老人可以补充一些蛋白粉或者说乳清蛋白。严重肌少症的老人需要到营养科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


她提醒,居家老年人可以通过自我感觉体力下降、活动困难、反复跌倒、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步速变慢等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尽早发现肌少症。

《岭南名护大讲堂》是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指导,广东省护理学会、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广东卫生在线承办,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学分会、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协办的系列护理主题科普直播活动。


第一期科普共5场,涵盖静脉治疗、老年、伤口、肿瘤、糖尿病护理等领域,直播嘉宾全省遴选,均是护理界的翘楚,护理专业骨干。


下一期将关注伤口护理

锁定广东卫生在线公众号、视频号
敬请期待



记者 | 陈乐

编辑 | 任君飞 责编 | 张秀丽

审核发布 | 李楠楠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

今天,一起重温这段话!


南疆首例!广东医生用两个小孔,搞定复杂腰椎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卫生在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